大发注册官方邀请码计划|app最新官网

大发注册官方邀请码计划|2023-01-02

大发注册官方邀请码计划

  中新社北京12月7日电(记者 梁晓辉)澜沧江—湄公河合作第八次外长会7日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和缅甸副总理兼外长丹穗共同主持会议,柬埔寨副首相兼外交大臣宋金达、泰国副总理兼外长班比、越南外长裴青山、老挝党中联部部长通沙万出席。会议围绕“共同迈向现代化,培育次区域发展新优势”主题,回顾了澜湄合作进展,规划了下阶段重点工作,为澜湄合作第四次领导人会议做好了筹备,凝聚了共识。

图为会后王毅(右)和丹穗共见记者。 中新社记者 田雨昊 摄

  王毅表示,澜湄六国山水相连、人文相通,共饮一江水,亲如一家人。澜湄合作起点高、发展快、受益广,合作广度深度不断拓展,为次区域繁荣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为次区域人民带来实实在在利益。自上次外长会以来,各方秉持“发展为先、平等协商、务实高效、开放包容”的澜湄精神,扎实推进各领域合作,取得系列新成果,打造多个新亮点。在高层战略引领下,澜湄合作不断提质升级,互联互通、产能合作、跨境经济、水资源、农业和减贫六个优先领域联合工作组有序推进,水资源、农业、环保、青年交流合作中心和全球湄公河研究中心等机制高效运行,实现了“天天有进展、月月有成果、年年上台阶”。经贸往来全面提速,2022年中国与湄公河国家贸易额达到4167亿美元,相比7年前翻了一番。各国企业跨境投资更加活跃,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动力、增添了活力。民生福祉持续改善,“丰收澜湄”项目集群、澜湄甘泉行动计划、绿色澜湄计划等一系列惠国惠民的合作项目,让流域民众切实感受到澜湄合作的红利。澜湄民心相知相通,各方持续加大教育、文化、妇女、减贫、体育等民生领域投入,人文交流合作越发丰富多彩,拉紧了六国民众情感纽带,筑牢了亲如一家的共同体意识。

12月7日,澜沧江—湄公河合作第八次外长会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和缅甸副总理兼外长丹穗共同主持会议,柬埔寨副首相兼外交大臣宋金达、泰国副总理兼外长班比、越南外长裴青山、老挝党中联部部长通沙万出席。 中新社记者 田雨昊 摄

大发注册官方邀请码计划

  王毅说,澜湄国家正处于迈向新发展的重要节点,中方将坚决贯彻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亲诚惠容周边外交理念,与湄公河国家一道,共享发展机遇,共迎风险挑战,共同建设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澜湄国家命运共同体,携手打造“一带一路”示范区、全球发展倡议先行区、全球安全倡议实验区和全球文明倡议首善区。

  王毅建议澜湄合作下阶段重点推进六个方向的工作:一是建设更加紧密的命运共同体;二是打造更加联动的经济发展带;三是营造更加安全的发展环境;四是迈向更加数字化的发展前景;五是深化更具特色的人文合作;六是倡导更加包容的合作理念。各方应牢牢把握建设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澜湄国家命运共同体大方向,团结合作,开拓进取,以现代化新路径,培育共同发展新机遇,以现代化新成就,绘就共同繁荣新画卷,为澜湄各国人民开创更加美好的明天。

12月7日,澜沧江—湄公河合作第八次外长会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和缅甸副总理兼外长丹穗共同主持会议,柬埔寨副首相兼外交大臣宋金达、泰国副总理兼外长班比、越南外长裴青山、老挝党中联部部长通沙万出席。 中新社记者 田雨昊 摄

  各国外长高度评价澜湄合作取得的积极进展,一致认为澜湄合作已成为维护地区和平稳定,推动地区发展繁荣和各国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平台。各方赞赏中方为推动澜湄合作作出的积极贡献,赞同中方对下阶段工作方向的建议。各方一致同意加强团结、密切合作,坚持相互信任、相互尊重,加强澜湄流域经济发展带建设,深化互联互通等优先领域合作,进一步释放发展潜力,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携手构建更加紧密的澜湄命运共同体。

大发注册官方邀请码计划

  外长会散发了《澜湄合作五年行动计划2022年度进展报告》和《澜湄合作专项基金2023年度支持项目清单》。(完)

  中新网南宁12月7日电(陈沿佑)“截至今年10月,广西全区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4151万千瓦时,约占发电总装机容量的58.8%。清洁能源连续5年全额消纳,累计消纳可再生能源发电量4267亿千瓦时,可再生能源利用率排名全国前列。”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莫前锋7日介绍。

大发注册官方邀请码计划

  当天,广西实施碳达峰碳中和进展成效新闻发布会在南宁举行。

大发注册官方邀请码计划

  莫前锋介绍,当前广西重点围绕强化能源供应保障、加快能源清洁低碳转型、深化能源领域改革等三方面举措,积极推进新型能源体系建设,优化能源发展布局,持续大力发展陆上风电、光伏发电,加快推进海上风电发展。同时加快新型储能发展步伐,推进南宁抽水蓄能、首批集中共享新型储能示范项目建设。

  据了解,今年前三季度,广西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2%。“新能源汽车产业异军突起,形成了新能源材料到汽车后市场的完整产业链,2022年新能源汽车产量较2020年翻了近两番,新能源汽车应用的‘广西模式’进入全国先进行列。”莫前锋说。

  “工业绿色低碳转型是实现碳达峰的重中之重。”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索申敬介绍,广西正以全区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新一轮推进工业振兴三年行动为契机,加大力度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倍增发展,积极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培育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完) 【编辑:刘阳禾】